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392章這個李寬,為何每次都要搞點事情出來

關燈
第392章這個李寬,為何每次都要搞點事情出來

“媚娘,不用著急,這兩百萬條魚,看起來很多,其實也沒有多少,再說了,雖然水稻已經收割了,但是十天半月的,不把魚撈出來,也沒有關系。”

李寬並沒有指望自己通過這些魚來掙什麽錢,所以都是讓佃戶們先把他們的魚拿到城裏賣,自家的後面再說。

推廣水稻魚,只是為了讓大家看到這種模式的好處,讓水稻種植能夠更加容易的得到普及。

當然,為大唐百姓提供更多的肉類選擇,也算是一個間接的成果。

但是,除了對長安這種人口密集,又有水路經過的城市比較有意義,其他的地方其實意義不大。

比如江南很多州縣,本來就是水網密布,不缺魚。

再比如河北各州,不適合水稻種植,水稻魚就是一個偽命題了。

“可是,終究還是要把它們給賣出去的呀,府上大家天天吃魚,也吃不了那麽多魚。”

武媚娘嘟囔著小嘴,不理解李寬怎麽就如此淡定呢。

“實在吃不了,那就便宜賣。三文錢一條沒人要,我們就賣一文錢。”

“啊?又是一文錢啊?”

武媚娘立馬就想到了當初李寬在登州府一文錢一斤賣大黃魚,然後之前一文錢一斤賣菘菜的情景。

如今更是變成一文錢一條魚。

這是要讓其他養魚的農戶哭暈在地裏啊。

“媚娘,我們養這魚,就是要讓更多人知道,跟著楚王府的建議種植農作物,收獲會很大。哪怕是剛開始覺得很奇怪,但是最終的結果卻是很美好,只要這個目的達到了,我們就算是成功了。”

李寬想到了地裏面已經種植了的幾十畝棉花,過個兩年,就到了開始大規模推廣的時候了。

水稻好歹是大家聽說過的莊稼,但是這棉花是什麽?

到時候有哪個農夫敢去種植?

這是李寬需要提前考慮的問題。

如果讓長安城乃至關中道的農戶都見識到楚王府推廣的各種新式農作物,能夠有很好的收成,那麽到時候棉花種植推廣的難度,一定會降低很多。

至少在長安城周邊是這樣,雖然這裏不是最佳的棉花種植地。

如今,李寬建議朝廷把雲中都督府的突厥人內遷到江南道和山南道,到時候再讓關中一些人口密集的州縣的百姓遷移到雲中都督府,每個人都分配個十幾畝地,種上棉花。

不需要十年,雲中都督府就能夠真正成為大唐治下的地盤。

終歸是要有足夠的漢人,邊疆才能穩固啊。

這個想法,李寬暫時不想跟武媚娘細說。

“如果這樣的話,其實目的已經基本到達了呀。這幾年,關中道種植新式菘菜的人就很多,有不少地方也有農戶在種茶,農戶們對楚王府的信任就更加強了。”

“不,還不夠,菘菜也好,茶葉也好,終究還不是大規模的種植,你看到那棉花沒有?本王可是說過了,這是要替代麻布而存在的東西,到時候的種植面積,沒有個幾百萬畝,怎麽可能完成這個任務呢?”

說到任務,李寬突然想起了好久沒有動靜的破系統了,不由得去看了一下那個修建一萬裏水泥路的任務到底完成了多少。

“系統,這水泥路修建了多少了?”

不過,腦海中的這個問話,沒有得到任何回覆。

這個系統不會是壞了吧?

【叮!】

一個面板出現了,9214/10000。

李寬楞了一下,然後心中一喜。

不用說,這個9204肯定是已經完成的水泥路長度了.

折騰了這麽久,總算是快要完成了。

“王爺,王爺!”

武媚娘臉色有點嬌羞,不過很快的就變成委屈了。

剛開始,李寬楞楞的在那裏盯著自己,她還以為今天李寬今天總算是對自己有了別樣的心思,心中暗暗竊喜,沒有枉費自己今天早上花了半個時辰來打扮。

結果,等了好一會,她問了李寬好幾句話,都沒有得到回答,才發現李寬原來是走神了!

走神了!

武媚娘的心中一股委屈是怎麽都壓不下去。

自己這麽一個嬌滴滴的大美人站在他面前,王爺居然發呆走神了!

這是完全把自己當做空氣啊。

“啊?啊……怎麽啦?”

李寬被武媚娘輕搖著胳膊,才從系統中回過神來。

“沒什麽!”

看到李寬這個樣子,武媚娘不想說話了。

“媚娘,本王想在最短的時間內修八百裏水泥路,你有什麽好建議呢?”

八百裏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

李寬剛剛思考了一下,這個系統對一萬裏水泥路這個要求,似乎沒有非常嚴格的標準。

你將一條寬一百步的官道修建成水泥路,一裏長還是算一裏長。

你講一條寬只有四五步的道路修建成水泥路,一裏長應該也還是算一裏長。

要不然,大唐在建的那幾條官道,哪怕是全部完工了,也還不到九千裏。

但是,如果加上各地修建的一些雜七雜八的道路,這個數量就很可能差不多了。

所以李寬突然覺得自己完全有可能在最近一段時間把這個任務給完成了。

任務沒有完成,系統的積分也基本上要用光了,除了留下一點積分用來特殊情況下兌換藥品之類的東西,這個系統真的要成為一個雞肋了。

“王爺,這修路架橋,可是積善的好做法。可是王爺積的善太多了,就不怕太子殿下和魏王殿下忌憚嗎?”

周圍沒有什麽外人,武媚娘倒是很直接的提出了這個問題。

雖然李寬是已經過繼了的皇子,皇位基本上跟他無緣。

但是,李承乾和李泰會這麽想嗎?

也許以前會,但是三番五次的拉攏都沒有成功,難保人家會不會有其他的想法啊。

自古以來,牽扯到皇位繼承的事情,都是血雨腥風。

武媚娘對現在的生活還是比較滿意的,不想有什麽意外。

“本王確實不需要太多的名氣了,不過,可以換一個名義啊,楚王太妃娘娘馬上就要六十大壽了,以她的名義來施善事,豈不是正好?”

李寬越想越覺得秒。

這個六十大壽的壽禮,他還沒有想好要送什麽的,要是以她的名義做點善事,說不準比送什麽禮物都好呢。

“如果這樣的話,王爺只要把城外各個鄉村之間的黃泥路改建成水泥路,基本上就夠了,時間也不需要多少。”

武媚娘腦子轉的很快。

要想最快速度的修建水泥路,最好不要離長安太遠。

又要讓楚王太妃感受到百姓的愛戴,那最好就是能夠讓百姓受到恩惠。

對於長安城周邊的各個村落來說,要是沒有李寬這一出想法,至少還要再過一千多年,他們才能享受到水泥路呢。

“行,那這事就交給你來辦,越快越好。這些所有參與了水泥路修建的村民,沒人每天發兩條魚,再包一日三餐的吃食。”

李寬這也算是變相的以工代賑了。

不管是哪個朝代,這種修建村落之間的道路,村民們都是需要出工出力的。

哪怕是一千多年以後農村,村子裏鋪設水泥路,每家每戶都要出工的。

不出也行,給錢就行。

至於工錢,那是沒有的。

“王爺,你放心,左右不過是八百裏的鄉村小路,如今農忙時節又即將過去,頂多一個月時間,一定可以完成八百裏水泥路的修建。”

武媚娘對各種情況都很了解,李寬能把這個事情交給自己,她還是很開心的。

……

杜府。

杜構臉色蒼白的坐在堂中,聽著府上管家的匯報。

“真的已經一文錢一斤都賣不出去了?”

“郎君,那幫田舍奴,鮮活的大草魚和大鯽魚,現在都是一文錢一只,隨便挑隨便選,這價格,老奴從來沒有見過啊。”

一文錢一只魚?

杜構的臉色又難看了幾分。

這養魚也是需要成本的,不說占用上好的水田挖池塘,就是那魚苗也好,魚食也好,都是需要花費人力物力的。

自家的池塘裏的魚要想掙錢,至少兩三文錢一斤是需要的。

如今一文錢一斤都賣不出去,豈不是要血虧?

“大哥,實在賣不去處,我們就等等再說。那些田舍奴的稻草魚都是水田裏養殖的,著急著賣出去,才搞的那麽低的價格。等到他們賣完了,長安城裏的魚價終究是會上來的。”

杜荷眼光有點躲閃,不敢看自己的大哥。

最近一個月,自家可是剛剛新開挖了上百畝的魚池,正準備擴大養殖規模呢,如今水田也被破壞了,魚池是繼續養魚還是填回泥土呢?

為了這些魚池,自家可是已經花費了上千貫錢了呢。

真要是白折騰一招,那麽前幾個月掙的錢全部賠進去了不說,還得倒貼啊。

這……這可如何是好。

都說風水輪流轉,可是這也轉的太快了吧?

“二弟,水稻魚的養殖居然如此成功,那些田舍奴明年肯定會繼續養殖啊。並且,他們可以把一些賣不出去的魚先放在池塘裏養著,慢慢的售賣。他們的養魚沒花錢,即使是一文錢一只也是掙的,我們不一樣啊。”

杜構聽了杜荷的建議,並不讚同。

這魚價,雖然是不可能永遠一文錢一斤這麽便宜。

但是要恢覆到五文錢一斤,那是不可能了。

哪怕是三文錢一斤,也很有難度。

可如果魚價一直這麽低,自家的那些池塘,可就沒什麽存在的意義了,不如跟著楚王府的佃戶一樣,種上水稻,養水稻魚呢。

“這個李寬,為何每次都要搞點事情出來。”

杜荷忍不住恨上了李寬。

自己這是第幾次被他坑了?

……

宣政殿中,李世民和房玄齡等人多番商議,總算是定下來進一步開放山南道和江南道的方案。

“陛下,突厥人內遷之後,為了避免後患,每縣安置人數不能超過千人,並且最好不要安置在同一個地方,而是分開到各個區域,這麽一來,哪怕是發生動亂,危害也是有限的。”

李忠今天也被叫到了大明宮中,自然不是來當小透明的。

李世民:“寬兒,你還有什麽建議,都一並說了吧。”

“這水稻的種植,突厥人自然是不會的,微臣建議朝廷可以招募觀獅山書院農學院的學員跟隨前往各縣,指導突厥人和當地百姓種植水稻。”

觀獅山書院已經開辦了幾年了,一些學員已經到了出來謀生的節點了。

長安城要一口氣安置那麽多人,自然是有些困難的,但是放眼天下的話,書院裏的那些人,就不算什麽了。

農學院的人可以去指導各縣農業種植,哪怕是一個胥吏,對於匠人子弟來書,也算是個不錯的生計了。

醫學院的人,雖然要完全出師比較困難,但是去到各個州縣當個赤腳郎中的話,也不是完全不可以,跟農學院和法學院的人要是一起配合著去到各個縣衙,也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總好過那些村民自己給自己治病靠譜吧?

至於算學院和格物學院的學員,基本上楚王府的各個作坊自己就消化吸收了。

而經學院,也是很多都可以去到各個蒙學裏面當個教諭,暫時來說,就業壓力還不是很大。

“吏部可以統一給他們一個文書,讓這些學員跟著去到各處水稻推廣的州縣,如果他們幹的好,自然前途無量,要是幹的不好,那也就怨不得別人了。”

這些被選擇用來水稻推廣的州縣,基本上都是這個時候比較落後的下下縣,要不然也沒有那麽多無主之地來給到突厥人。

不過,突厥人野蠻貫了,讓他們去到這些荒地上面謀生,只要有口吃的,倒不擔心他們活不下去。

而搞定幾十萬個人的吃食,對於此時的戶部來說,雖然不能說是輕而易舉,但是還是游刃有餘的。

反正也不是每年都要這樣養著他們,只不過是第一年的時候要付出一些錢糧而已。

一旦等到這些人開荒的土地有了產出,幾年之後,朝廷自然可以從他們身上把當初的花銷都收回來。

“陛下請放心,只要給他們一個舞臺,觀獅山書院的學員一定還陛下一個驚喜。”

知識改變命運,這話也不是白叫的。

書院的那些學員去到各個州縣,李寬還是比較放心的。

畢竟,這些學員並非國子監裏頭那種死讀書的人。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